备受市民关注的国道318线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飞仙关隧道工程于去年1月26日开工建设,目前隧道工程建设进展如何?在围岩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及砂质泥岩情况下,如何确保隧道施工;除了要保证施工的进度,还要防止施工中坠落物潜在的安全隐患……如何破解难题,确保按期通车?近日,记者探访了国道318线飞仙关隧道工程施工现场。
飞仙关隧道各施工段,施工进度稳步推进
走现场
严格质量安全推进施工进度
从城区出发沿国道318线朝飞仙关方向前行约9公里,就到了正在建设中的国道318线重点工程——飞仙关隧道施工现场。
戴好安全帽、打亮手电筒,踩着凹凸不平的地面,6月27日,在隧道施工现场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深一脚、浅一脚进入了正在施工中的飞仙关隧道1号支洞。
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辆正在密集作业,工人们搭台、焊接,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每一道工序都紧密衔接。该负责人在记者耳边大声说:“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大家都以忘我的精神工作着。”
“在山中开挖隧道,安全问题如何保证?”面对记者的疑问,该负责人指着头顶上方做完初步衬砌的隧道顶说:“隧道每掘进一段距离我们就会对内壁进行衬砌处理,在隧道四壁全部喷上混凝土浆固定,然后在第一层混凝土上铺一层防水板,再将混凝土用高压浇注进去,最后形成一个约30厘米厚的混凝土层,防止脱落碎石块伤人。同时,还要对已经掘进的隧道进行打桩固定,防止塌方和下陷。”
行进中,一处岩壁“阻止”了记者的脚步,五六名施工人员正在敲打岩壁,清理周围的泥土和碎石。该负责人对记者说,今天凌晨他们分别对隧道进行了两次爆破,等把这些碎石清理完毕后,要继续掘进。
“进度不能减,质量安全不松劲。”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每天三班倒,24小时施工,每天有约100人和10台大型机械在隧道施工现场。目前,飞仙关隧道累计掘进648米,隧道进、出口端日均进展4.5米,初期支护655.4米、仰拱铺底500米、二次衬砌380米,施工进展顺利。按照节点目标,今年9月底前隧道将实现全线贯通。
破难题
提升防护级别两头都不放松
“隧道部分施工段围岩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及砂质泥岩,易坍塌,且浅埋段易出现地表下沉,岩层倾向洞外,对隧道施工造成不小影响。”国道318线A1标段项目相关负责人联立才介绍,该段围岩按设计四级围岩施工,开挖严格遵循“短进尺、快循环、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目前,施工方采用地表踏勘结合地质素描,提高支护级别等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施工进度。
“超前地质钻探可探测到前方30米的岩石状况,若探测出现溶洞、断层等地质状况,必须提前进行填充加固才能开挖,防止隧道坍塌造成危险。”联立才说,隧道开挖后,施工方也在隧道内每五米设置一个检测点,监控和量测拱面有没有出现收小、洞顶下沉及围岩不稳定情况,及时反馈调整,确保施工安全。
飞仙关隧道是国道318线多营至飞仙关段的重点工程之一,全长1135米,设计为双向双车道。自隧道开工以来,施工方和业主单位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对进场材料进行登记入库、材料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准出库,出库时填写发料单。此外,项目部还组成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定期质量检查,并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目前国道318线雅安段道路狭窄,车流量较大,稍有交通事故就容易堵车。”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建完成后,车辆将改走隧道通过飞仙关滴水岩,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记者高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