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工挖掘机械事业部技术中心,副主任张箭指着产品谱系图自豪地说
从最小的1吨的“微挖”到700吨的矿山用的“大挖”,有将近100个机型了。我们设计的精品很多,履带式的、轮胎式的,还有一些多样化的产品,林业机械、水利机械、管廊机械,还有抓料机器人。我们的目标是让全球用户各方面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需求都能满足。
这些挥舞着铁臂的大块头,曾经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不为人知的软肋。长期以来,我国国产挖掘机的核心部件还依赖进口。日立、小松、卡特彼勒等全球领先的竞争者,用液压等核心专利把持着竞争壁垒,试图把追求工程机械王冠上的“明珠”的竞争者挡在门外。
近年来,徐工大力推进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化研制。经过数十年努力,绝大部分的微挖、小挖液压件基本都能够实现自己国产品牌的替代。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徐工还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及应用。
近20年来,徐工挺过了1999年到2003年行业阵痛期,抓住了2003年到2012年行业10年黄金机遇期,克服了2012年到2016年行业的断崖式下滑期,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千亿级企业。
目前徐工拥有有效授权专利7300多件、发明专利1700多件、PCT国际专利75件,成功完成了4项国际标准的制订、修订,将标准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过去12年的发展来看,徐工是全球挖掘机复合增长最快的企业。从100亿级企业到突破200亿大关,徐工挖掘机械只用了两年时间,创下了行业独一无二的增长奇迹。
放眼未来,徐工有限总经理助理、挖掘机械事业部总经理宋之克表示
中国民族品牌的挖掘机产业,未来的发展具有较为长期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徐工已经跃居全球第4位了,徐工挖掘机的产品、品牌,做到全球,成为世界级,要实现这个愿景目标,在当前的新格局下,我们将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继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世界级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能力,用技术优势引领产业进步,打造行业一流的智能工厂和面向产业链的智慧运营的能力,提升效率效益。
徐工挖机将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坚定不移打造新拳头、新标杆、世界级企业,努力为国家贡献一个强大的世界级挖掘机品牌,我们要以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为己任,一定要成为全球的领导者。
挖掘技术潜力,让徐工走上了中高端。徐工再进一步,“挖”掘管理机制和人的潜能,剑指更广阔的天地。
9月22日下午,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投资者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与12家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平台成功签订总额为156.56亿元的增资协议,成为今年全国混改的第一大单。
本次增资项目拿出2.7%的股份作为员工持股,进一步释放全员的创业活力。在“红色基因+国企优势+民企机制”的新机制下,此次混改将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带来新活力。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表示
“
这次混改,资金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把徐工这个老国企,带入了市场化、法治化的道路,我们下一步就要突出我的两大战略,一个就是技术创新战略, 一个就是国际化战略。
在内部机制上搞好以后,在效益上狠下功夫,要使它不仅规模第一、营业收入第一,也要使它在效益、净利润上全面领先。
”
徐工,从不缺席你的每一次成功